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國際交換學生,能學到什麼?

      科技部補助博士生出國進修一年的計畫叫「千里馬」,不好申請,清大在 105年度申請到七個名額,中山大學只有五個名額。問題是,花那麼多時間出國,能學到什麼?值得嗎?還有些學校鼓勵大學部學生出國當交換學生,全部自費,不只花時間,還要花巨額的鈔票,值得嗎?
      理論上,出國一年似乎有說不完的好處:可以打開眼界,可以見識大師和國外頂尖名校的制度、文化與維持卓越的秘密,再不濟至少可以學到英文(有人認為出國一年後就有能力回台灣進行「全英語」教學),etc。
      事實呢?一個台大博士生拿千里馬獎學金去了美國前三名的頂尖名校,他告訴我:這段經歷對我的研究和人生都好像沒有實質幫助。他是特別倒楣?還是很多人都這樣?

一、務實面對留學與遊學
      我是鼓勵年輕人出國的,還連續寫過「一個出國的理由」、「出國的第二個理由」和「第三個出國的理由」三篇文章。
      盡管如此,每一個人出國的遭遇差異非常地大,跟個人的能力與特質有關,跟事前的準備有關,跟運氣也有關,無法一概而論。
      我出國的兩年收穫豐碩,讓我徹底改變對出國的看法,那是因為我年紀大,能力強,準備充分,而且運氣也不錯。我在劍橋見過兩個台灣去的資深訪問學者,一個拿台灣的公費玩了一整年,什麼也沒學到;一個跟著劍橋的研究團隊一整年,整年抱怨,什麼也沒學到。
      我自己升了正教授之後也去法國國家實驗室客座三個月,主人自己跑掉兩個多月,沒花太多時間跟我認真討論,主要是把我當作「免費義工」,要我幫他解決一個問題。我因為硬氣,不願讓人看扁,卯足勁在三個月內解決了那個問題,並且從他的博士生和同事那裡捉摸出他們那個研究小組的研究方針和特色,摸清他們的路數和侷限,也意外地發現一些法國理工學術界的特色(過分偏重數學、崇拜數學,沒認真了解理論和工程實務之間的鴻溝),所以還算小有收穫。
      老實講,出國一年到別人的實驗室當訪客,除非是碰到很佛心的 host(運氣好),或者你的老闆跟該實驗室有長期的往來(與互惠),或者你有對方急迫需要而又嚴重欠缺的能力,否則人家大概不會把你納入主計畫,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在你身上。
      你當然可以找機會跟同一個實驗室的人聊,但是平時大家各忙各的研究,往往只有吃飯或 tea break 時聊幾句。那種時候大家只想要輕鬆,多半是有一句沒一句地鬼扯(small talks),誰會認真地跟你談學問?
      所以,想要利用千里馬計畫讓自己在專業能力上「更上層樓」,恐怕心願得遂的機率很低。
      假如有機會藉此學會一些儀器操作的方法或技術,看見自己哪裡不如人,以及台灣的制度有何弊病等,就已經算是不錯的收穫了。

二、務實看待「英語能力的提升」
      留學生多半不願意講出自己留學時的真相(窘相)。一個劍橋社會科學領域的博士生,在台灣時翻譯過劍橋一位著名學者的將近十本代表作,然後去劍橋當這位學者的博士生。剛開始的時候這位學者對他頗有期待,幾次討論後就不再理他,因為他的英文能力太爛。後來,這個劍橋博士生只剩教會的人願意跟他談聖經,除此之外找不到願意跟他說話的英國人。
      別訝異!這是真實的故事!
      都翻譯了將近十本書,怎麼英語還被嫌棄?根據語言生理學,除非你是從小就講雙語(bilingual),否則年紀較大後才認真學英語的人,聽到英語必須先在心裡翻譯成中文後才能充分理解,表達時必須先用中文想好再翻譯成英語,因此聽說的反應比英國人慢(很多);但是讀寫可以花時間慢慢來,不緊迫;因此,許多人的英語能力是聽與說遠比讀寫的能力差——尤其是指導教授講話速度快的話,往往就跟不上來,而被指導教授誤以為你是反應遲鈍,不夠聰明。
      我在劍橋還碰過一位華裔日僑的博士生,托福幾乎考滿分,卻在第一年結束就被退學,只因為聽與說的能力差到不足以應付課程需要。
      我曾碰到過另外一位在英國念社會學博士的台灣人,因為從小就有認真學英語,學生時代又好學,而且所以英語能力算台灣留學生中較好的。我問他,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跟班上同學談些較有深度的話題?他苦笑地回答:社會學科的人討論時所需要用到的英語遠比理工領域的深(理工的課本用的英語確實較簡單),所以他的英語能力雖然遠比大多數理工學院的學生強,在社會科學院裡還是覺得遠遠不夠用。
      其實,你如果認認真真地看一些 NGC 報導中國的節目,那些號稱中國通的老美學者確實可以結結巴巴地用中文完整地表達簡單的意思,不過反應速度就是比老中慢,而且談話的深度也好像太淺。雖然我們對這種水準的中文評價是:「哇!你好棒!竟然會這麼多中文!」但是,當老中用類似水準的英語跟英國人溝通呢,他們的反應是:「這人反應真慢,跟他講話好累,好無趣。」
      於是,即便台灣學生有時跟大陸學生有心結,大家還是老攀搭在一起——因為老外沒興趣跟結結巴巴的華人聊天(我們崇洋媚外,有耐心陪老外聊;老外崇台媚中的可不多見,誰陪你練英文?)。
      其實,YouTube 上面有很多美國名校的開放課程,你只要把中文字幕遮掉,認真聽幾堂課,就可以體會「留學」的味道:一點都不難懂的大一或大二課程,即便極其專注地聽,也往往聽得零零碎碎的,一堂課裡往往有一半的時間沒聽清楚上課的內容。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留學生往往會帶錄音機去上課(以便回家反覆聽),或者跟其他同學借筆記來抄(以便回家找出書裡的完整章節來自己讀)。
      這種尷尬期到底要多久才能度過?因人而異。一定有不少人是一年的交換期滿還沒適應過來。
      以這樣的語言溝通能力,要在一年期間內了解美國的學術與文化,當然很難;以這樣的語言溝通能力,要在一年期間內跟老外交朋友,當然也是很難。
      所以,很多留學生都是在修業期限內拼命讀書、作研究,對留學國鮮少有所知,拿了學位就回國。回到國內,隨便你怎麼說,沒留過學的人都誤以為你說的都是真的,而留過學的人彼此不會拆穿對方的西洋鏡。就這樣,台灣有了「美國如此如此」,「英國如彼如彼」的傳說,其中有些是如實的陳述,有些是猜測與想像,也些根本就是捏造與虛構。

三、值得出國嗎?
      如果出去念學位,我還是覺得值得,因為有較長的時間去融入與觀察。尤其是如果事前的準備充裕,是頗有機會看到一些不出國就學不到的東西。
      至於千里馬計畫或大學部的交換生呢,值得嗎?我不確定,變數太多(個人的語言能力,專業的準備,host 是否佛心,運氣是夠好等)。
      如果真的出去了,最好事前了解該校有哪些大師,去聽一聽他們的課(不一定要是跟你的研究相關的),懂多少算多少。看看人家的上課方式,看看人家對大學部、碩士班和博士班的要求,看看人家的學生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態度在學習。如果你的觀察力夠敏銳,即便聽與說的能力不足,還是有機會看到一些不出國就看不到(且值得深思)的事。
      關於社會民情,不能只靠眼見耳聞,還要上網查一查一些較有深度的評論與報導。其實,我自己去上海「考察」之前,就是先讀過許多中國社會學家的論文,了解上海的許多社會問題,之後再利用親自到現場的機會印證與體會。
      還有,如果可以跟當地的 NGO 聯繫,甚至跟他們交流(也同時幫他們做一點事),或許較有機會碰到願意擔待你的英語能力並且跟你溝通的人。通過跟這種組織互動的過程,有機會比跟博士班同學互動還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社會與文化。